根据媒体报导,北京当局提议向美国采购更多半导体芯片,此举凸显中国力拼先进半导体由国内自制的计划所面临的挑战。诸如「中国制造2025」这类产业政策招致外国关切,但中国在高科技芯片生产方面的进展甚微,显示这类措施究竟行不行得通,还是个大问号。
华尔街日报上周报导,中国为了平息贸易冲突,已向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提议,未来六年间,将把美国半导体进口额提高到2,000亿美元,也就是未来几年平均每年进口的半导体价值将从2017年的大约60亿美元,提高到330亿美元。部分是藉由把最终封装测试产线从第三国迁至中国,但或许也需要扩大实际的芯片采购金额。
路透热点透视评论指出,这样的做法与北京发愿先进芯片由国内自制的计画相去甚远。麦肯锡(McKinsey)根据2014年中国官方政策蓝图所做的分析显示,官员近年来为国内半导体产业设定的目标不计其数,在这产业投入的官方和其他投资目标多达1,500亿美元。
尽管投入如此庞大的资金,中国半导体产业至今的进展仍不显著。当然,中国已生产出大量的半导体,Deloitte的数据显示去年总值将近800亿美元,但最尖端的半导体技术几乎全部都必须仰赖外国供应商。
分析师估计,中国在半导体芯片技术方面落后美国五年;在其他关键领域,像是某些类型的半导体加工,甚至落后多达15年。国营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(SMIC)至今技术仍遥遥落后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(TSMC),一直无法缩小技术差距。
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确有些亮点,例如电信设备巨人华为旗下子公司海思半导体(HiSilicon),设计出来的手机芯片就令人刮目相看,而且许多半导体产业分析师认为,假以时日,中国技术水准在未来数十年终究会迎头赶上,但这大致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对消费电子装置的胃口很大使然。
然而,若要在全球半导体产业胜出,人才和智慧财产等软实力的重要性不下于财力。随着美国贸易谈判员施压要北京停止扭曲市场的补贴政策,中国借巨额资金撑起产业的雄图大略,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,半导体便是个明显的例子。